查看原文
其他

徐汇这家美术馆“折桂”沪上公教活动top5!这些展览等你来探索

上海徐汇 上海徐汇 2022-09-02



地下世界隐藏着怎样的奇妙?日常材料可不可以拿来做雕塑?最近,西岸美术馆“哇!地下!”互动装置展和“压!压!呀!”蓬皮杜亲子工作坊等展览和公共教育项目先后上新,为因疫情不方便外出的亲子家庭提供了一个探索选项。


雕塑也可以是这样的。老师带孩子们现场导览艺术家塞萨尔的作品。   张文菁 摄


在最近公布的上海2021年度公教活动top5美术馆排名中,西岸美术馆以627场活动名列全市第一,美术馆已经从单纯的展示空间成为亲子家庭体验艺术与自然,启发互动探索的一个好去处。



走进西岸美术馆地下一层智造展厅,犹如走进了一个孩子们的游乐场。由法国知名设计师玛塔莉·卡赛特(matali crasset)量身打造的“哇!地下!”互动装置展,邀请小朋友和大朋友步入庞大的地下王国,通过沉浸式的互动探索发现隐藏在地面之下的生态奇观。


8岁的阳阳和母亲张女士特地从浦东赶来,展区里八大生态区域和十多种探索游戏激发着孩子的好奇心。“这里有各种植物的根,有蚂蚁洞、老鼠洞、鼹鼠窝,那里有地下水、地下溶洞,还有蚯蚓,再地底下就是热的地核岩浆了。”开学升三年级的阳阳之前已经看了一些相关的科普书籍,艺术装置展中的模拟场景让她觉得既新奇又意犹未尽。



“这片互动区,会定期做一些亲子主题展览,这次刚好上新,我们就特地赶来凑个热闹,正好是暑假,带小朋友过来放松放松。我觉得西岸美术馆在布展也好、整个空间在设计上都很细心、很用心,尤其是对小孩子特别亲切特别友好,所以经常会带她过来,特地办了一张年卡,但凡这边有展都会过来。”阳阳妈妈张女士告诉记者。


展厅现场,孩子们用手、用身体去尝试和探索,馆方也特地安排了志愿者现场解答各种装置的玩法和原理。



“它模拟了水的循环过程,小水滴从地面蒸发聚集到天上,变成了大的云朵,又通过降雨的方式落到地面,然后再开始循环,小朋友都非常感兴趣,整个场景都会模拟一些生态的、自然的现象,然后加上机械的原理,让小朋友能够参与其中。”志愿者王翌岷介绍。



展厅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隔壁“压!压!呀!”亲子工作活动中,老师正在引导孩子体验雕塑家的思考方式。一个空塑料瓶、一张平滑的锡纸、一个银光闪闪的蛋挞托,用力量改变它的形态,揉紧、弯折、挤压,通过“实验”,孩子们观察和感受材料的体积、形态、状态的变化,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微型雕塑。



据了解,此次工作坊灵感来自于常设展“万物的声音”中,艺术家塞萨尔的作品《压缩“里卡德”》。塞萨尔将数件汽车残骸以色彩、质感等特性进行排列,随后压缩与定型,由此诞生了一件具有独特的金属质感、裂痕褶皱和丰富颜色的新现实主义雕塑作品。作为一名新现实主义艺术家,塞萨尔着重于运用现成物品的材料特性,开启雕塑艺术的新篇章。活动中,老师不仅带孩子们亲手制作,还直接走进展厅导览大师作品。


原来雕塑不一定是雕琢坚硬的大理石或者粗糙的木头,触手可得的日常材料也可以创作成独特的作品。带着一对双胞胎外孙来体验的冯先生表示,这种活动“对小孩的智力开发、动手能力,包括思维、想象力的拓宽都蛮有好处的”。





据介绍,儿童工作坊是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的重要板块之一,聚焦某个特定主题,与常设展中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相呼应,其设计灵感常常来自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并结合艺术史相关背景和知识内容,从儿童的日常行为与观察出发,给予孩子丰富的游戏和感官体验,拓宽思维方式,启发他们对艺术和未来探索的热情。



感兴趣的读者可扫描“西岸生活”小程序提前购买预约,目前西岸美术馆实行实名预约进馆,观众凭预约码、绿色随申码、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扫场所码入馆,无智能手机的观众可持离线码及身份证或亲属随申码入馆。




记者:张文菁、陆海捷

视频:焦点(实习记者)

编辑:宁平英

校对:王冰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